請問一下這個句子自然嗎?
「如果明天我突然沒有了伴侶,該怎麼活下去?」
單純的描述自己不擁有〇〇的句子是「我沒有〇〇」。
例如「我沒有錢」
你的句子很自然,母語者也會這樣使用。
「沒有了伴侶,該怎麼…」的重點在於前面有「如果」。
「如果沒有了伴侶,該怎麼…」或者省略「如果」而成為「沒有了伴侶,該怎麼…」
在假設語氣就可以使用「了」。因為解釋起來很冗長所以有需要我再提供。若以日文來說的話,可能類似「恋人がなかったら…」的文型吧!,你的課本說的是正確的, 一般來說, 「沒有+賓語」這個句型比較常見 (也比較自然)
比如說,
1. 沒有食物, 該怎麼活下去
2. 沒有錢, 該怎麼活下去
補充說明, 「了」這個字在中文裡面, 比較常使用的情況是放在句子的句尾.
比如說,
1. 我吃飽了
2. 我出門了
,沒了車 不能出發
少了你 沒了動力
,文法上的細節我不清楚
但就語感來講
我認為兩者都沒什麼問題
口語上都是有的
但依照情形有沒有那個了在語感上聽起來的感覺還是有一點點微妙的不太一樣的,雖然多半是相同意思。
例如
沒有伴侶..... 單純闡述有或是沒有
沒有了伴侶 加上了「了」就有一種從有到無的感覺,原本有但已經沒有了
,
單純的描述自己不擁有〇〇的句子是「我沒有〇〇」。
例如「我沒有錢」
你的句子很自然,母語者也會這樣使用。
「沒有了伴侶,該怎麼…」的重點在於前面有「如果」。
「如果沒有了伴侶,該怎麼…」或者省略「如果」而成為「沒有了伴侶,該怎麼…」
在假設語氣就可以使用「了」。因為解釋起來很冗長所以有需要我再提供。若以日文來說的話,可能類似「恋人がなかったら…」的文型吧!,''了'' 應該是用在動詞後面
輸了比賽 -- 比賽輸掉了
花了錢 -- 錢被花掉
我不確定正式的時候會不會把沒有當作動詞
只是我們母語者一般會把他當成動詞理解
拿例句來說 有很多其他動詞可以用得更精確
可以用 失去伴侶
而且說 ''沒有了OO''有點冗長且不必要
如果是''沒了OO'' 或是 ''沒有OO''我就可以接受,「沒有+了+賓語」通常用在 原本一直都有的事物變得沒有了,例如:沒有了伴侶、沒有了孩子、沒有了房子等等,意思上比較接近「失去了+賓語」,如果後面接一般物品語氣上會有點怪。
Tags: